close

一八九六年十一月太魯閣族各社,共推哈鹿閣.納威為總頭目,並進行東台灣第一場抗日戰役,「新城事件」於焉展開。

在日軍精良艦砲及步騎的四次狂轟猛擊下,太魯閣族人無役不克,迫使日本人退採懷柔與分化策略。

一邊安撫太魯閣族人,另一面卻分化太魯閣族及同族的南澳群,在傳統守獵場的爭奪下相互攻擊。

但日人在採樟利益上侵入太魯閣族人生活領域,同時被認為薪資發放不公,常常產生糾紛。

在多重壓迫下,太魯閣族人再次團結發動第二次對日抗戰,史稱「威里事件」,更為往後最大規模的「太魯閣事件」埋下引線。

 

理蕃政策風雨前的寧靜
一九○四年末,新城事件後日人刻意採取懷柔政策下,逐漸平息。

同時從一九一○年到一九一四年進行五年「理蕃政策」。

日本人不但在古魯社,現今秀林村,建日語傳習所太魯閣分教場教授日本語,藉以同化太魯閣族人,同時也販售武器給太魯閣族人,因此開始有太魯閣族人歸順日本。

 

一九○六年因為日本人覬覦山林中豐富的林木礦業,由日本商人賀田組組成採樟事業,在賀田組逐漸擴大採樟區域時,侵入太魯閣族人的生活領域,因此產生緊張氣憤,同時在在僱用族人採樟的工作上常常產生糾紛,對新資的發放也被認為不公,導致太魯閣族不同社之間的紛爭,同時殺死了兩個日本人。

因此,最高行政長官花蓮港支廳長大山十郎,為要保護日人安全,決定廢除腦寮、撤出威里社地區,並要求賀田組暫時退出太魯閣地區時。

太魯閣族在八月一日聯合十四社壯丁,襲擊威里社的花蓮港支廳,也就是現今佳民村,造成大山十郎等卅六人被擊殺,也開啟了「威里事件」。

 

遺跡毀損遺失
一九○七年三月三日,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視察花蓮港時,下達徹底征討太魯閣族,但先執行「理蕃政策」。

日本人從一九一○年至一四年,藉口理蕃政策,實則派遣「搜索隊」,清理道路,自太魯閣峽口至陶塞現今竹村,也就是合歡越嶺古道。

另從太魯閣峽口鑿路、架設橋樑、設立監督所與分遣所及駐在所等工事,於一九一五年分別完成三角錐山大鞍部道路、斷崖道路(現今錐麓古道),延伸至塔比多(現今天祥),稱為內太魯閣道路,也就是理蕃道路。

並在理蕃道路上方的山稜線處,積極闢建新的軍事道路,同時詳細調查,山川地形、人口分布、聚落、語言等。所勘查位置包括,合歡山、奇萊山,南湖大山,同時也探查立霧山、砂卡礑地區及三角錐山,繪製了內、外太魯閣地勢及部落分布圖,以做為日後征討太魯閣族的依據。

 

長者不知當年戰事
當年的戰場主要發生在今秀林鄉秀林村附近,根據專家研究結果資料顯示,在民國八十五年左右,秀林村中央山脈側山路小溪流邊,還可以看見當年日本人所建築高約二點五公尺,下為方型墩作,越向上約成尖塔狀的結構物,狀似祭拜或紀念碑,然八十五年後遭破壞而遺失。

 

鬱鬱麓山區,只見山巒漸迭,鳥語蟬鳴,山間小路上七十四歲的太魯閣族人林阿琴表示,不記得過去的歷史,她說:「只記得聽父母說,當時日本人很討厭基督教,還因為去山上參加聖誕節活動,爸爸被日本人打得全身是傷。」

 

<轉>2011-09-09更生日報

 

摁,原住民族一直都很努力的抗日,

而漢人呢,沒膽。

當時日本人完全掌控了漢人三大特色"貪錢,怕死,愛面子",在日本統治的50年間,

不只霧社事件,原住民都一直很努力的抗日阿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ice87041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